我們系上為了讓新生將來對於選指導教授比較有概念,
所以在最近連續的幾個星期一早上
都舉辦幾場的研究說明會(research presentation)
請各個教授針對該實驗室的研究作進行專題報告,
好讓博一新生能透過教授們的介紹,
更了解各個實驗室的現況!



我們台灣現行的狀況是所有學生在知道考上研究所的那一瞬間,
就連忙(更誇張一點是連夜)跑去找找教授,拜托他讓你進實驗室,
所以,如果是本校生,而且在大學時有找教授指導過專題,
基本上都有優先權,或者是說有地主優勢,
很容找到熱門,或是有興趣的指導教授!

所以當外校生連忙趕到學校時,基本上選擇已經不多了!
如果再加上,你不是唸上得了檯面的大學,
那些教授根本不會想理你,
最多叫你在門外牆上的紙上
簽上你的大名、連絡電話、畢業學校等,
排隊等通知...我當年也曾排過好次條不同的隊...
不過,我的另一個大學同學神駒先生,
據說當年可是台南-新竹來回六、七次才得到教授的首肯!
真是不容易呀!(雖然最後進去還是過得很拉塞!)

我不明白的是明明就公開舉辦考試,
人家也正正當當地從近千人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而且考試的內容也是他們自己決定的,
怎麼不相信自己出的題目呢?
這樣不代表他們出的題目沒有鑑別度,連自己也不相信?

還好,我現在的系上博一新生進到學校,
統一都由系上出錢養學生,
所以不見得一定要馬上急著找教授,
我們跟教授的第一類接觸就是透過
他們的research presentation開始的,
當你聽完教授報告後,說明會結束後會有Q&A時間,
可以進一步了解, 或者也可以直接去辦公室找他們聊一聊,
你不見得要馬上作決定要不要進他們的研究室,
事實上,他們也不會在跟你見過一次面,就馬上答應要收你,
總得來來回回幾次,然後在等待的期間,也不要浪廢,
可以再多約幾個其它的教授聊聊,
最好聊天前,去找一下他近幾年發表的論文,
這樣一來,除了閒話家常外,還能多聊到比較深入研究內容,
一來教授對你的印象會比較好;
二來你也可以多了解教授真正想做的東西,
我覺得這樣的過程,比較能讓我們找到比較適合的環境,
放心地投入五年的時間去學習。
畢竟五年的時間不算短,不僅是學生,
教授自己也怕收到不合的學生,
對於他自己來說也是一種研究資源的損失!

我個人覺得系上這樣制度很貼心!
希望以後台灣的研究所也可以採用這個制度
而且我覺得效法這個制度並不難,
完全不需要花錢!只要安排各個教授的時間即可!
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充份地讓學生及教授
彼此之間更了解對方,
讓所有的人都適才適所,發揮一個科系最大的效益!

我目前為止接觸了兩個有興趣的教授,
我想先介紹第一個來自俄國的教授-Alexei Sokolov
雖然他是俄國人,不過他並不高,
但他的眼睛的顏色很特別,是透明的灰藍色,
人很nice,脾氣不錯!如果不管研究內容的話,
他是很好的選擇!
此外他的俄國腔非常重,剛開始幾乎不曉得他在講什麼,
我上他的課花了很長的時間才適應...


我在台灣時曾經聽說俄國人的基礎科學非常強,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很冷的關係?
我想這很有可能,因為很冷,
所以可以整天待在屋子裡想事情,
再加上他們近四十年來處於比較窮的環境,
所以會選擇一些不需要太多研究設備就能發展的科學,
因此,他們發展了許多理論出來,而基礎理論乃為科技之母!
經過這麼多年下來,他們的科技負力也獨樹一格!

據我所知,現在全世界的科學界或是
商業製造規格都會有一個協定,
大家都根據某個規則在發展,唯獨俄國不是這樣,
他們幾乎所以有東西都有自己的規格,
而且常常跟世界其它地方不相容,
也因為如此,他們不太可能進口人別的零件來用,
所以他們很多科技都是從基礎科學一路發展到商品,
全部不假手於他人,自己包辦到底,
也難怪在冷戰時期,他們就算不與別人來往,
也發展出很強的太空科技。

講了這麼多,我的重點就是這個教授人雖好,
但他的研究非常理論,倒不是我沒興趣,
只是會擔心以後找工作的問題!

雖然,我學長告訴我說:
就算是你做得題目是業界有興趣的,
但礙於身份,也就是我沒有美國公民的身份,
人家也不見得想用,
因為人資還要大費周張幫你解決身份的問題,
除非,真得是非你不可! 
所以,只要找自己有興趣的題目就好了,
其它的以後再說吧!

我跟Dr. Sokolov相談甚歡,
不過,他仍建議我要多看看其它教授的研究,
希望是經國慎重的考慮才進來,
不然要投資五年的時間會很痛苦!
他自己也想等到我們期中考成績出爐後,
做為他評選學生的其中一個參數,
然後,再做決定!
我們系上很多教授也都是這樣,
要等期中考成績出來再作決定!
因為對於他們而且,收一個學生等於是
作一筆二十萬美金的投資,
所以要精打細算才可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