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地,來匹茲堡已經第五天,也是最後一天(3/19),
前面的幾天,我們實驗室的人太過認真,
每天六點多就起床,趕七點飯店的接駁車去會場,
然後,從早上八點,一連串聽不同的演講,一直到下午六點,
結束之後,吃個晚餐,回旅館時,也差不多是已經八、九點,
所以跟本沒力氣再出去玩,不像我以前去舊金山和西班牙參加研討會,
只有第一天去聽報告,拿個資料,大概看一下,
然後,不浪廢時間,馬上閃人跑去玩!

我想這次的研討會算是我最認真的一次,
一連四天都乖乖地待在會場演講,
不過,付出總是有代價的,在這幾天的見習中,
無意間我聽到一個來自於名校UCSB(加洲大學 聖塔芭芭拉 分校)的演講,
我看到覺得嚇到,因為那個人的研究點子和八年前,
我的研士論文非常相似,
重點是他並沒有青出於藍,
而且那場演講大爆滿!
頓時,我心中有一股莫名怒火燒了起來
因為我覺得他出於名校,各方面的資源以及後盾都比其它的人來得強,
怎麼可以做那沒不長進的研究呢?

此外,一般人的演講時間是12分鐘,特別的講者會有35分鐘,
這個UCSB的學生拿到35分鐘的時間,
這點更讓我火大!

剛好,那場演講我是搶到最前面的位置,
當他的演講結束開放提問時,我的怒氣簡直快要爆開,
不過,因為那場演講大爆滿,很有多名的學者都在現場,
剛開始我有點害羞,所以在那邊猶豫了一下,
不過,這個時侯已經有人開始在提問了,
因為時間的限制,通常主持人最多容許三到四個提問,
我心想我不電他,感覺很窩囊廢...
正當這樣想時,我的手不知覺就舉了起來,
主持人用手指著我,請我提問,此時,我火力全開,
問了第一個問題,結果那個UCSB學生答得似是而非,
此時我更火,他不曉得我對他的東西懂得要命!
竟敢亂扯,所以我就直接不客氣地跟他說,
你知不知道你的研究點子,在八年前就有人做過,
而且效能比你的還好要?
what's new in your research?
what can we learn from your talk?

無聲...尷尬.......主持人趕快出來解圍說時間差不多了!
讓我們歡迎下一位演講者。
其實,無論這個學生做得如何,將來他畢業後,
還是頂著名校的光環,還是很受企業歡迎,
雖然說沒有實力的人,總有一天,會露餡的!
不過,在那一天來臨之前,他應該還是可以爽上很長一段時間吧!

怎麼不知不覺扯那麼遠?
今天是我們在Pittsburgh的最後一天,
所以我們實驗室的同仁,Mike, Vasav, Sunny,還有我一共四個人,
打算只聽半天演講,中午由Vasav推薦,跑去吃便宜又好吃的印度buffet,

下午參觀名校卡內基美隆大學(CMU)以及匹茲堡大學(UP)。
這兩所學校的園區基本上是連在一起的,
我聽說CMU最著名的科系是computer science,據說排在美國排名前三!
然而,對於UP而言,我完全不曉得它是什麼來歷。

我們首先去參觀UP,到了那邊才知道原來它創校於1787年,
哇!它幾乎跟美國的歷史同樣長!
我想一個有超過兩百二十年歷史的學校,應該有它的理由吧!
也許是因為它有歷史,所以校園裡的建築風格比較接近歐洲吧!


其中特別要提的是它有個高聳入雲的建築,高約四十二層樓,
從遠方看它的正面有點像紐約的帝國大廈,
然而,從側面看,它的不對稱設計,又有點像是高弟的手法,
再近一點看發現它其實也有點像教堂會有的塔樓,
特別像是巴黎聖母院正立面兩旁方形的塔樓。
Mike用Stong-like來形容這座建築給人的感覺!
的確!它是外型的確給人堅固實在的感覺,充滿力量!
這個建築叫做Cathedral of Learning(讓我叫他學習之塔吧!)
有的台灣人叫它世界教室,我那時不曉得為什麼?
等會進去就知道了!




當我們進去學習之塔時,看到它內部的風格,
覺得它根本就是一座教堂嘛!
該不會它一開始是要作為教堂之用,後來才改成學校的!?
然而,因為教堂的塔樓通常是成雙的,
我現在能想像得到具有單塔教堂只有
佛羅倫斯的百花教堂、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
再來就是巴黎最古老的聖日曼哲佩教堂。
所以,又覺得它應該不是後來再改建的!

不過,細看它的外形,感覺它又不像教堂塔樓該有的設計風格?
另一個可能就是他們故意將它設計成教堂的感覺,
可能這樣會讓學生的學習會比較專注?(這招對我沒有啦!)

下面的照片可以看到,一樓的大廳真得有很多學生在看書,
我很佩服他們,因為週遭人來人往,
而且挑高四、五層樓的空間,回音還真不小,
這樣怎麼唸得下去呢? 
不過,話說回來,反正他們連載耳機都會唸書了,
還有什麼地方能吵到他們的呢?!


左下圖依序是Mike, Vasav, Sunny,
他們坐下來細細地體會在教堂唸書的感覺!(Mike發現我在拍他)



因為這個學校的史歷夠悠久,
已經可以出一本厚厚的書來記錄曾經發生的故事(右下圖)





這個建築另一個極具特色的就是各種風格的教室,
每個教室都有很復古。由木片拼成的門,門上還有門牌,
寫著義大利教室、德國教室..等
因為這些教室是真正有在使用的,它們並不是用來拼觀光用的,
此時,其它的教室都有人在使用,所以我們挑了捷克教室進去參觀。

Vosav在黑板上畫出高分子鏈的模型,講解著The Theory of Vosav(右下圖)


接著我們坐電梯到三十六樓,登高望遠..

左下圖是CMU,它的校園看起像是貴族的宮殿,
右下圖是CMU大學的音樂廳,感覺它比紐約著名的卡內基廳還氣派壯觀!
不過,它的正面看起來更像是博物館。




結束的CMU部分,我們繼續朝著UP的方向走,
途中經過玻璃屋,它的外型讓我想起巴黎的美好年代的建築-大皇宮(詳見crea的網誌)



後來,經過了一座令我覺得莫名奇怪的工廠,
怎麼在校園中會有一座工廠呢?
後來仔細一看,發現它有專用的運輸鐵道通往工廠裡頭,
上面的車箱看起來像是運媒,
如果它真得是運媒的車子,那我猜這座工廠大概有可能是
發電廠或是暖氣廠。

可以確定的是它一定是燒媒的工廠,
而燒媒可以用來產生蒸汽,進而用來發電,
所以如果夠聰明的話,可以做用兩用的工廠,
一方面將蒸汽透過地底的管線通往各個學校建築;
另一方面,發電自給自足,
而且多的電力也可以買給附近的住戶,一魚多吃!
我想只要學校的規模大到一定的程度,這樣做的確是不錯的!

美國的學校都很會經營(賺錢),他們不會有靠政府補助的心態,
他們會找各種方式來賺錢,
例如我們學校因為常常有研討會,或是演講、慶祝酒會之類的活動,
而這些事情都需要蛋糕點心、飲料之類的東西,
所以學校乾脆成立一個點心部門,專門負責這類的事務,
肥水不落外人田,也順便做外面的生意,果然厲害!




走了十來分鐘,終於到了CMU的校園,
我查了一下它的歷史,發現它創校於1965年,
雖然比不上UP的220年,但也也四十多年了!
不過,校園的建築新得不像話,
也許學校有錢,每年都在整修吧!



CMU的校園給人感覺很平靜,在裡面散步令人覺得很悠閒、很舒服!





有點像凡爾賽宮的感覺~~



下面是校園中的裝置藝術,上面小小的東西其實是人的模型,
它也許是像徵著追求自己的理想吧!



我們逛到這邊,大家差不多累了!
Mike就說差不多要開車回Akron了,
因為過去的幾天,大家每天都很早起,去會場聽一整天的演講,
連操了幾天,應該也沒什麼力了!

不過若是行程就停在這邊,實在也太不專業了!
因為這兩所學校是相連在一起的,
教職員人數達到一定的規模,所以很自然地形成一個商圈,
雖然這個商圈不能跟柏克萊大學的商圈比,
不過,也算是可以走走的地方!
因此,若是換成是我來安排,應該會排這個商圈,
這樣校園尋禮才算是完整。

下面的照片是我第一天搭台灣朋友便車到達Pittsburgh時,晚餐前在這個商圈拍。
這邊應該算是不錯的區,因為出入的車輛都有一定的水準(比較貴)。



這天,他們帶我來到這個商商圈中的一家台灣人開的"玫瑰園"(夠台吧!)
翻開這家店的菜單,發現他們有賣小火鍋、五更腸旺之類的東西,
事實上,他們根本就是把台灣簡餐店的經營模式搬來這邊,

其中我有看到魯肉飯半套餐,
為何說是半套餐呢?因為它是用一個盤子,中間裝魯肉飯,旁邊放兩樣青菜,
如果要珍珠奶茶的話,還要再加2.5元,而這個半套餐本身的價格是6.75元,
當我剛看到時,不自覺地說了一聲:靠!花兩百多元台幣吃魯肉飯!(說得有點大聲)
不過,我看附近桌的客人,還真得有人點呢!

後來,有看到排肉飯、雞腿飯之類的半套餐,也是賣跟魯肉飯一樣的價錢。
而且,它被面的飯其實也是魯肉飯,
而且主菜的肉還滿大塊的,所以要點什麼,就不用說了吧!

雖然玫瑰園對我們只是家普通的簡餐店,(看它的菜單像是簡餐點+快炒店)
但他的生意非常好,我記得那天我們在店門口等了一個半小時,
雖然我很不想等,但那些帶我去的學長都是有幾年沒回過台灣的人,
我想他們可能藉由食物來想念台灣吧!
其中有一個學長,曾經來回花了四個小時,只為了來這邊吃一頓,
哇!他真得很想念台灣味呢! 希望我將來別落到這般下場。




另外一天,我們又來這區吃飯了!
各位可別覺得我們真沒創意!
既然來到不同地方,就該試試不同的料理呀!
如果你來到美國久了,吃過無數次他們的東西,
我想妳將不再對他們抱有任何期望!
因為他們真得飲食文化真得是低到不像話!
也許是他們覺得反正其它民族已經發展出很好吃的東西,
只要花錢買就可以,自己不需要再發展了!(真像他們的風格)

今天我們是到一家日本料理店,
因為我午餐沒吃 (其實我前幾天都沒吃過午餐)
肚子一餓,既不想冒險,又容易失去理智,
所以我今天點了一艘壽司船(左中),它附有沙拉(左上),
我覺得搭配它的特調的鹹醬還滿好吃的!
還有炸雞片(右上),這道菜,我覺得還好,
另外,還有一碗味增湯(忘了拍),
這艘船上有一個蝦頭,後來服務人員過來取走,
說是等會拿過來,後來拿過來後(右中),才知道原來是拿去炸,
這個蝦頭炸得極酥,咬起來像是餅乾似的,整個蝦頭都可以吃掉!

我數了一下,這艘船共有各式壽司二十個,
我還另外要了芥末以及薑片(我的最愛之一),
搭配著一起吃,最後全部吃完!
覺得很滿足!最後付帳時,
他們非常"貼心",已經幫客人加了17%的小費,
另外還加了城市稅等,最後付了45塊,
不過,至少吃得很爽!如果是吃同等級的西洋料理,
我想太概不可能是這種價格吧!




這篇遊記寫得有點"漏漏等",
而且寫的過程極為不順,發生過兩次大規模的文章刪除意外,
當我看到寫了老半天,尚未儲存就當掉的景象,差點喪失生存的意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