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曲家蓋西文〈George Gershwin〉創作一齣非常著名的歌劇,
叫做「乞丐與蕩婦」《Porgy and Bess》,
大家可能覺得好像既熟悉又陌生。

今年四月時,實驗室的小黑學弟在學校演藝廳的官網上看到「乞丐與蕩婦」不久後會來公演,
所以他去買票前,問我有沒有興趣?
在他問我的當下,我雖然對於「乞丐與蕩婦」不太熟,
但直覺把它當成音樂劇,
心想多看一部音樂劇也不錯,所以就答應了小黑學弟。

後來才知道,這部作品對於黑人是有特別的意義的,
因為是描寫美國南方早期的黑人生活,
所以裡面所有的演員都是黑人,
這也是第一部全部使用黑人作為演員的歌劇。
所以有其特殊的歷史意義!

果不其然,在表演當天,整個會場一片黑,
很多黑家長,帶領全家黑老小一同來聞香,
只不過,他們的水準不高,
在表演進行中,小孩不耐煩就算了,
連大人也好像不耐煩,動來動去,
或者是拿出手機來玩。
讓我有點了解為什麼"獨奏者"中的主角,
在茱莉亞音樂學院時,為何會因壓力過大,而導致精神分裂。

另外,我後來才反應過來,音樂劇歌劇之間的差別

兩者都會使用各種道具及佈景,
不同的是在歌劇中演員不能使用麥克風,一律是用聲樂的唱法。
而且在歌劇中,連對白幾乎也是用"唱"的方式來表達,
不像音樂劇中,會使用舞臺劇的表演方式,有對話的部分。

試想要在不用麥克風,而且又在交響樂團的伴奏下,
還要能讓自己的歌聲能傳到最遠的座位,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所以歌劇演員的聲樂實力都非常堅強!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若是坐在最前排的觀眾,
應該能感受到演員歌聲的震撼力!

「乞丐與蕩婦」主要是在描述一個
蕩婦Bess前後跟三個不同男人的故事,
第一個男人是大塊頭惡霸,第二個男人是
乞丐Porgy,第三個男人是個小白臉無賴。
從上面三種不同的組合,大概可以猜出為何Bess被稱為
蕩婦。

作者在劇中帶出許多美國早期南方黑人的生活元素,講述他們的辛酸。
其實我並沒有喜歡它的劇情,所以我有點懶得介紹。
(因為黑人和印度人惹到我太多次,所以我對於深膚色的人種有莫名的偏見)
如果各位有興趣,就自行上網查吧!
而且臺上一片"黑",讓我看得不是很習慣。
然而,因為它是蓋西文最經典的作品之一,所以我還是很努力地看完。
它的音樂特色是將大量的爵士藍調元素融入,

裡面最有名的經典曲目Summertime,一直傳唱至今,它也是爵士樂的經典。
其中公認最棒的版本是
Ella Fitzgerald and Louis Armstrong合唱的版本。
另外還有
Billie Holiday - Summertime以及Leona Lewis 的現代版 Summertime 2006


Summertime

Summertime,
And the livin' is easy
 
Fish are jumpin'
 
And the cotton is high
 

Your daddy's rich
 
And your mamma's good lookin'
 
So hush little baby
 
Don't you cry
 

One of these mornings
 
You're going to rise up singing
 
Then you'll spread your wings
 
And you'll take to the sky
 

But till that morning
 
There's a'nothing can harm you
 
With daddy and mamma standing by
 

Summertime,
 
And the livin' is easy
 
Fish are jumpin'
 
And the cotton is high
 

Your daddy's rich
 
And your mamma's good lookin'
 
So hush little baby
 
Don't you cr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