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國中的時侯,大概在早上第一節下課,
值日生就會開始接受訂便宜的登記,
可能是覺得排骨的肉比雞腿的肉還多,
所以,印象中我好像常常訂排骨便當!

到了中午,拿到便當時,
一定會先死命地把青菜,還有萬年配菜豆干吃掉,
尤其是青菜,我覺得我們學校便當裡的青菜都是吃起來苦苦的那種,
感覺好像是餵豬吃的那種菜,每次都吃得很痛苦...
所以一定會先解決掉那樣菜,然後等到便當吃過半後,
才會咬第一口排骨....

這種習慣在吃蛋糕也是一樣,
蛋糕中最重要的核心料我都會留到晚一點再吃,
現在想想覺得很傻...
不過,當時卻是很認真地執行這個原則!

後來有次,我也忘了是什麼時侯,
我開始嘗試著一開始就先吃一口雞腿或排骨,
我發現感覺比留到中後段時還要好吃!!!
而且開始吃其它配菜時,也覺得沒有平常那麼難吃,
甚至有覺得好吃的感覺!真是奇怪!
平常覺得難吃的苦青菜,怎麼突然會變好吃了!
後來才發現有可能是因為先吃了肉,
然後肉汁與菜混在一起,而使得菜變好吃!
難怪有時炒清菜要加點肉絲進去一起炒!

所以後來,我幾乎不會將主菜留到最後才吃!

不過,我發現其實有滿多人都會將主菜留到中後段才吃...
原來大家都是想將主菜留在最後再享用呀!
不曉得你們是不是這樣?

Crea曾說如果甜點不好吃的話,
前面好吃的前菜、湯、主菜等都會因此而枉廢,
因為腦子裡會對於最後的敗筆印象比較深刻;
反之,如果甜點很好吃,那可以對於前面不好吃的東西比較不在意!

不過,前者的情況是滿意的時間>不滿意的時間
            後者的情況是滿意的時間<不滿意的時間,

可是,不管是那種情況,
所有情緒好像都是被最後一道甜點所主導!?

然而,這種情況跟實際上的人際關係卻是相反的!!!

如果你一開始的表現給人的印象是非常好的,
後來因為你繼續表現得很好,
這種好的印象當然繼續持續下去;
如果後來你表現得沒有很好,
人家對你的好印象還是會維持一定的程度!

所以,這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就算是不慎終也慎始!

因為所以有好感覺都會因為最初的發展,而延續到後面去...
這應該有點80/20法則的味道!

上回的文章第五堂課中,
整個學期的課程中就是要上台做報告,
一般來說,報告前的準備工作完成後,
包含對於文章的了解、投影片的準備等,
會在前一天去實際報告的大演講廳練習一遍,
可是我發現我大部分的同學都練習不只一遍,
而且會提前好幾天來練習,他們無不想在報告的當天,
將最好的一面呈現在所用一、二年級以及教授面前,
所以在事前的準備工作完全不敢放鬆!

事實上,在競爭激烈的環境,
你的對手通常是在第一回合就精銳盡出,
將所有最好的東西端上檯面,毫不保留...
一開始就讓大家悶眼為之一亮,
在第一次交鋒時就讓對方擊倒,
讓對方完全喪失面對你和站起來的信心,
然後,之後無往不利的機率就非常高!

我們的社會一直有個文化:
Save the best for the last

如果太常保留自己最好的一部分不表現出來,
我想先不論給人的印象以及後續的效益會如何,
搞不好久而久之,連自己都不曉得什麼是自己最好的部分,
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

所以要養成習慣在一開始就得習慣拿出最好的部分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