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的主角不是買東西打幾折,
而是要分享一下我們對於印度人的誠信要打多少折扣呢?

最近實驗室最資深的七年級Ge學長正在找工作,
所以常在網路上找資料,
我有空時也會找他聊聊這方面的事情,
就當成是先建立預備度,
所以知道原來在求職網的世界裡,
也有一種類似Facebook的東西,
不過,它主要是在分享每個人專業背景,
每個人的個人帳戶的首頁中,
會載明學經歷,包括畢業學位、過去的研究介紹、
發表的文章、得到或是申請中的轉利等等,
通常各個學校的系秘書會成立一個群組,
大部分的畢業(待業)生都會找要求加入群組,
有些懂門道的公司,也會透過這個社群,
找上這個系秘書,同樣也申請加入她的群組,
這樣該公司就能很方便地取得畢業生的專業資料。

此外,那些公司自己也會有自已的群組,
同樣地,很多對興趣的人,就會申請加入,
就像是加入好友一樣,
那些公司就把這個"群組"當成自己的人才庫,
他們隨時都看到得那些人的專業背景以及目前現況,
有需要時,很快就找得到需要的人才,
所以大部分的畢業生,都會建立一個自己的帳戶,
當然,他們會盡量去"美化"自己過去的學經歷,
這是人之常情!
就像是寫履歷一樣,當然會盡量推銷自己!


不過,所謂的"美化"應該是用一些正面的表達,或是程度上的修飾,
例如,履歷表上常看到語文能力,因為沒有量化的指標,
全憑各人主觀認定,所以就算實際上你的英文只有"尚可"
但是你還是可以填""或是"精通",這不算是說謊。

不過,前幾天,Ge學長把我叫過去,
讓我看今年實驗室畢業的"陽光男孩"的首頁,
Ge
學長要我看陽光男孩的個人發表部分,
我們發現他篡改作者欄,自己明明是第二作者,
他竟然把自己的名字調成第一作者。
這個行為非常好笑!因為那些文章是發表在國際期刊上,
任何人很容易依刊號就找到,
所以怎麼會做出那麼粗糙的作弊呢?

另外,他把自己的論文電子檔列為機密,
一般來說,畢業生在離校前的其中一項手續,
就是把論文電子檔上傳到學校的圖書館資料庫,
大部分都不會設成機密,當成公共財,讓有需要的人去查閱。
如果你要設成機密也是可以,但要經過指導教授同意,
一般來說,指導教授都不會同意設成機密。

不過,好笑的是就算他設成機密,
Ge學長只不過,隨便google一下,
竟然也找到了陽光男孩的論文電子檔原文,
然後打開一看,發現裡面也是通篇謊話,
例如
在陽光的論文提到:感謝Ge的協助,幫我完成xx的組裝!
意思就是該設備是陽光完成的!Ge只是從旁協助。
事實上那些設備其實當初是Ge組裝的!
另外,我還發現他論文有許多電子顯微照片是我拍的,
結果他完全沒提到我,也沒知會說,就當作是他自己做的!

上述的東西,對我而言,並不會覺得很吃驚,
最讓我覺得很難理解的是當我看到他在教育欄位,
竟然寫著博士  2005~2009
這真得太誇張了!他明明就是2010年畢業,
竟然連這個也要作弊?
我實在不是不能理解他怎麼能這麼有勇無謀呢?
這些東西都是很容易被揭穿的,
而且他也不是不曉得會有熟人看得到那個首頁,
怎麼能大言不慚地放到公開的網頁上呢?

印度這個民族實在是令人驚訝!
就算已經見怪不怪,但每次發現一些新的事實,
我都覺得那是在挑戰我們深信不疑的倫理道德以及普世價值。
這篇文章主旨是要告訴大家,
在任何場合,只要看到有印度人,就要小心!
就跟"小心熊出沒"一樣小心!
他們的本質上就是不誠實,
他們所有的東西都得打折扣,
我看就打個五折到七折吧!

歐巴馬前陣子去印度訪問時,
在一場公開演講上,
竟然也公開地支持印度申請進入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席位!
希望他只是逢場作戲而已!

若想對印度人更深入了解,請參考:

不愧出身印度
不怕你知道,就怕你不知道的印度人
註定不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